中小企业如何度过最艰难的一年?

2020-06-17 09:59:59

文章1.jpg

今年1月底,一篇标题为《西贝贾国龙: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 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让很多人直观感受到了疫情给餐饮业带来的巨大打击。


纵观整个市场,除了餐饮企业,数千万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复工复产的困境。年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


实际上,疫情只是把中小企业的问题暴露地更加突出。即使没有疫情,中小企业的成长也会遇到阻力。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核心问题包括资金紧缺、技术滞后、人才缺口以及客户流失,归根到底是缺乏创新以及抗风险的能力。疫情突如其来后,又衍生了许多更加细分的问题。供应商要求更快结算货款,让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雪上加霜;企业的订单量受到很大影响,融资变得更加困难,对企业的开源节流提出更高要求等等。

 

虽然中小企业的生命力较为脆弱,但它依然是整个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政府网在短视频《谁是青山》中指出:“中小微、个体户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遍布全国各个行业于角落。他们在满足老百姓日常起居衣食住行的同时,也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一家餐馆、一个工厂能否活下去,不仅关系到的是亿万家庭的生计,也是社会平衡的关键。

 

先活下去

 

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在危机中活下去是今年中小企业的关键词。

 

为此,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帮扶措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等。


各个相关部门也相继采取行动,让中小企业的帮扶措施更好地落地。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企业发起了《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提出通过平台企业的普惠性供给和政府的创新性推进模式,施外力解决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和能力问题。

 

在政府的帮扶措施之外,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推出很多积极自救的新措施。线上线下结合,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拓展销量成为危机之中企业解决困境重要手段。政府的帮扶只能缓解一时的困境,活下去还需要企业努力解决自身面临的挑战。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民营企业领军人物亲自走进直播间带货,拯救企业因疫情遭遇的销售困境;开拓外卖业务板块让西贝等餐饮企业起死回生,甚至在危机中实现业绩攀升。


文章2.png


近年数字化转型的幸福西饼,在疫情到来时也对利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困境有了更深的体会。


幸福西饼原来的销售模式仅仅是线下零售,但由于烘焙类产品受保质期,新鲜程度的影响较大,超期商品都要被销毁,会造成较大的成本损耗。随后,幸福西饼引入了金蝶的供应链系统,把生产端和消费者端打通,通过技术、算法和大数据预测商品的供需数量,实现了从生产、配送、服务、评价全链条的数字化。

 

过去3年,幸福西饼每年都能实现营收翻番。即使在疫情期间,幸福西饼的业务也没有受到冲击,反而保持继续增长,80%城市的门店都处于盈利状态。

 

通过数字化转型,幸福西饼提升了应对风险的能力。这种危机之下表现出来的竞争力,让更多的企业毅然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

 

此前不同中小企业对于突破自身瓶颈的意愿还有强弱之分,但今年所有中小企业转型的意愿都变得非常强烈,尤其是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市场环境,是否转型已经关系到企业存活的问题。

 

借助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可打造数字供应链,在更高层面整合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传统生产要素,在转型升级中寻找增量突破。据有关机构测算,数字化可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2%、营收增加33.6%;使零售业成本降低7.8%、营收增加33.3%。

文章3.jpg


如何突破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原有单一线下经营模式,节约成本,提升抵御风险、多渠道获客、精准营销等综合经营能力是这次中小企业转型热潮的关键。

 

如何渡过难关?

 

疫情之前,很多中小企业就已经意识到了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

 

比如,有些企业发现自己的库存有问题,花重金打造了库存管理的IT系统,甚至结合自己业务做一些个性化开发,但是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企业遭遇库存问题,并不仅仅是库存本身,还涉及采购、计划等多方面关联问题,开发库存系统只是解决了表面和局部的问题。

 

企业在解决自身问题过程中经常犯的错误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触及根本,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了转型升级的良机。

 

金蝶中国总裁沈崇锋表示,中小企业往往在走了弯路之后,才意识到IT建设必须业务部门牵头,但很多中小企业又不具备很强的IT能力。

 

在疫情到来之后,中小企业面临着订单骤减的困境,如何降本增效对于每家企业都更为迫切:在成本端要做大量开源节流的工作,在营销端还要加强,让产品卖得更好。


但快速转型,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经过持续14年的调研和统计,金蝶把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三大方面:

 

一、数字化的瓶颈。不知道如何数字化,不知道如何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二、对标瓶颈。不知道与谁对标,没有坐标,找不到方向。

三、认知瓶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总是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处理新问题。


在金蝶中国总裁沈崇锋看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找到合适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另一方面还要借鉴一些行业标杆客户的经验。


针对这些问题,6月6日金蝶携手陈春花知识实验室以及来自18大行业的标杆企业,共同发布“中小微企业智慧成长计划”,通过系统的管理课程,帮助中小微企业管理者突破认知瓶颈,提升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同时,金蝶在18个行业帮助中小微企业与行业标杆对标,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并结合金蝶云在18大行业解决的方案,帮助中小微企业在云端实现联接,从而有效达成数字化转型。


文章4.jpg


在金蝶成立27年里,无论市场环境和中小企业的需求如何变化,金蝶都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中小企业稳定成长的初心。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意识到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金蝶扮演了一个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升级的加速器角色,让原本只有大型企业能享受到的数字技术红利逐渐下沉到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智能金融服务等技术手段帮助中小企业找到增长的动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疫情袭来,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境的大背景下,金蝶对中小企业的赋能计划意义重大。从更宏观层面来说,金蝶在赋能中小企业的同时,也是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金蝶的赋能计划是对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的响应,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另一方面,金蝶赋能中小企业的过程也是推动线上线下经济融合进程,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的步伐。


不得不说,虽然疫情导致市场经济的动荡不安,但也客观上为中小企业和整个经济社会数字化升级按下了加速键。中小企业在闯过生死关之后,又将迎来一个大有可为的春天。